形态描述
盘直径18mm,厚约3mm;腕长不超过盘直径的3倍。盘圆,或稍带五角形,中央盖有大小不等、呈覆瓦状排列的鳞片,中背板明显;背腹两面的板面粗糙,带细颗粒。辐盾很大,梨形,略隆起,大部分相接,仅内端被一个三角形大鳞片所分隔。盘上各间辐部有2~3行鳞片,边缘有一大板。腕栉发达,栉棘细密,向下与生殖板上的生殖疣连续。盘侧面各间辐部还有1个横宽的大板介于边缘大板和口盾中间。生殖裂口窄小。
口盾特别大,略呈三角形,占据了整个间辐部并延伸到盘的边缘,与侧面的大板并列。侧口板长方形,也很大。口棘6个,最内一个常较强大。腕粗壮。背腕板皆隆起,第一板小而略宽,第二板较大,六角形,以后的板逐渐减小;到了第五板则变为菱形,彼此不相接。腹腕板差异也很大:第一板很大,为菱形;第二板也大,为三角形;第三和第四板和第二板同形,但较小。侧腕板高大,占据了全腕的侧面。腕棘3个,十分短小,位于腕侧面中部,等距排列。触手孔很大,每侧有5~6个或4~5个触手鳞,向后逐渐减少。
口盾特别大,略呈三角形,占据了整个间辐部并延伸到盘的边缘,与侧面的大板并列。侧口板长方形,也很大。口棘6个,最内一个常较强大。腕粗壮。背腕板皆隆起,第一板小而略宽,第二板较大,六角形,以后的板逐渐减小;到了第五板则变为菱形,彼此不相接。腹腕板差异也很大:第一板很大,为菱形;第二板也大,为三角形;第三和第四板和第二板同形,但较小。侧腕板高大,占据了全腕的侧面。腕棘3个,十分短小,位于腕侧面中部,等距排列。触手孔很大,每侧有5~6个或4~5个触手鳞,向后逐渐减少。
大小
生境信息
海拔范围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
标本信息
模式标本产地 安达曼群岛,水深1026m。
观察标本 360个,南海(19°N,113°E),东海(30°30′N,128°30′E),水深465~520m,泥底,1959.Ⅱ.17,1981. Ⅷ.6,底栖生物组用拖网采
观察标本 360个,南海(19°N,113°E),东海(30°30′N,128°30′E),水深465~520m,泥底,1959.Ⅱ.17,1981. Ⅷ.6,底栖生物组用拖网采